close

完整圖文版!!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3&t=3168972&p=1#41357661

 

首先,對於這一次能夠幸運地開到BIG TIIDA Turbo也剛剛好可以完成跨年行程到台東去,真的很感激這個活動單位的協調。主要是因為我預約試乘的時間是 12/31~1/2 之間,但是有請主辦單位跟經銷商協調是否可以讓我12/30傍晚左右的時間讓我拿到車輛,以利我在12/31清晨時間利用高速公路暫停收費通過西半部的長途行程。 經過協調,真的如期讓我再在前一晚就取到車,也讓我試試看停進我原本的機械車位,順便再次反應一下,真的還是要有電動收納後視鏡較為方便,台灣真的是地小人稠,有這項配備真的比較人性化,至於業務術語:"多了那個電動收納的功能,撞到就更是付出更多錢來維修!!”,但是我的車子不是拿來撞的啊!是拿來使用的~~真的是想要一台符合我使用的車輛,每天停車若是不能一次性的倒車入庫完成,也真的是頗痛苦的。

從照片可以看出,加上後照鏡的總寬度,是跟機械車位的那兩隻柱子的寬度相差不多,所以還是要折起來倒車,這樣才安全啊!~~ 話說,旅途回來鄰居還問我 換新車了喔!~ 我也只能靦腆的笑著回應:只是一般的試乘車啦!!~ 再來提一下! 活動是要提供一個創意部分!~我想了想 既然我從前年結婚,去年得子,身份一直轉變中,就來規劃一下全家出遊環島的部分好了,也恰好台東建和社區(射馬干部落)有舉辦豐年祭,也該是帶著兒子一起過去走走看看,正巧11月中旬看到一個元旦當天的路跑活動,比基尼沙灘路跑,心裡想:"也應該可以去看看,不然就是問問太太要不要一起參加比基尼路跑好了!!" 沒想到 回家一問,只有得到白眼一瞪,我也只好自己摸摸鼻子報名競賽組,相信大家應該對於那比基尼組的應該是很期待吧!! 這部分就在文章中間再來分享。接著12月分先參加完省油環島挑戰賽,又榮幸得到主辦單位的賞識,所以讓我這一趟的行程有了BIG TIIDA Turbo 的相伴一起前進。 再來就是我從大學畢業後接觸著車種幾乎都是NA 自然進氣得為主,主要用途也是通勤以及家庭出遊居多,因此在性能上的需要不是那麼大,所幸在那硬皮鯊的時代,恰好朋友也借給我一輛GC8手排,印象很深刻2.0L的引擎加上五號半渦輪,跟那個可以烤肉的排氣管,遠遠就傳來那開水煮開的聲音。還有那卸壓閥作動的聲音﹐就在公道五那邊試跑一下,那時是第一次嘗試到渦輪車的加速感受,以及所謂貼背感,下車之後印象之深刻到現在還是難以忘懷,不過自從當了爸爸之後我想對於車子的要求應該是實用大於性能了,如果荷包夠的話我也希望可以同時擁有,就當開完BIG TIIDA turbo時,發現這兩個好像真的能夠同時擁有,而且我也可以負擔,這是我在開車時想到的部分。至於實際上駕駛的心得以及比基尼沙灘路跑的照片,一樣就在後面再慢慢敘述出來。 這一次主要參與的人員有我們家三口外加我妹妹(不好意思,老妹也不願意入鏡),但是有比較多駕車經驗的人還是我,那麼就還是我當主要駕駛,她們就幫我感受一下車子的內裝以及乘坐的感覺,那麼我兒子也還是只能躺在兒童安全座椅上了,不過可以看看他睡的安不安穩啦。不過沒有ISOFIX的部分也在這邊先提一下,畢竟有ISOFIX還是真的比較好用啊。 清晨兩點十五分起床,我先去車上把原本自己車上的一些東西給搬進Big Tiida 內,原本想要帶自己的導航裝置,後來想到有super media的部分,就不帶去了。只拿了安全提籃上車,接著再讓這一次的旅途的成員都依序上車,我妹妹乘坐副駕駛的位置,太太座右側後方,寶貝兒子坐我後方的安全提籃位置。 感受 老妹:感覺車子很硬,比家裡面的車子都來的硬。(家中以及我自己擁有的車輛皆為9th Altis) 太太:前後的乘坐空間相當大,輕鬆喬一下就可以翹腳,照顧旁邊的兒子也相當方便,重點是車門旁邊的置物空間也相當充裕。(我算過了 一共有八個置杯空間) 兒子:他現在說的話 我實在聽不懂。 我:因為我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開到NA 以及Turbo 兩種車款,很明顯的Turbo從車外傳來的噪音比較明顯,可能跟較為擁擠的引擎室有關係吧,再來就是很明顯的油門相當輕快,動力真的是跟NA版有相當大的不同。相信在這趟旅途中會增添更多的樂趣。 車輛外觀

跟NA版本有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後尾燈組有多了白色晶鑽的部分,以及17”的鋁圈,再來就是有魚眼的HID頭燈。另外我們拿到的是一般外觀無添加空力套件,這算是另類低調嗎??

 

17”輪圈,的確是有跑格,以碟盤根輪框的空隙的比例,應該是有升級的空間,畢竟引擎輸出的表現令人讚揚,相對地制動能力也要得到正面評價才可以的,因為是家庭旅遊故這方便也不適合在這趟旅途測試,不過正常一般的駕駛是可以勝任的。

此次試駕的試乘車已經貼好前檔隔熱紙,因為貼的蠻黑的,所幸有那HID搭上魚眼讓車頭燈的光散佈相當適合,與對向來車會車也沒有發生過對向來車狂閃大燈的反應,此HID為高低自動調整。 內裝部分

 

採用兩種材質,皮面以及類麂皮的配置在搭上紅色的車縫線來營造運動風格,而類麂皮應該是要提供更好的摩擦力提供在操駕上面可以不會滑動。我的感受是腰部的支撐沒有比NA版本來的好,這點讓我有點納悶,而且駕駛的位置也沒有一個調整感來提供腰部的支撐。 再來一次讚揚我喜歡的門飾板以及靠手的部分。

因為我的車(2005/6 Altis 有配置那所謂的假核桃木飾板),在長年使用下來已經開始有皮面跟塑膠摩擦的聲音,所以Big Tiida 這樣的設計真的是比較好,而且一樣的有加厚的設計故靠著手肘也是相對的舒適。

中控台

這邊主要的差異還是在於那髮絲紋的飾板感改成銀色類金屬的飾板。 的確有增加那運動跑格的感受,但是若是可以提供碳纖維式樣的話那麼就更有跑格風,不過因為這個平面的面積較大加上轉折的地方少,相信日後用碳纖維貼紙自行施工應該不是件難事 當然手套箱內仍舊配置那塊取隨身碟(USB)提供MP3的撥放,好加在有上一次的經驗,所以在家就處理好這趟旅遊的音樂。 至於這一次主打的 Super Media 的部分,就跟坊間的多合一整合的功能類似,上一次的N/A 試駕,沒能多玩,這三天的時間就可以多玩一下,不過因為自己長期使用Garmin的介面,突然轉換這新的導航系統真的還是需要一些時間感受,所幸這一趟旅程大多探訪的景點自己都相當熟悉,就不大需要導航,而是利用導航來推算旅途大概所需要的時間。 說到整合,原本期待有那環景攝影的部分,可以讓太太看看了解一下,順便讓她可以試試看克服一下那倒車的恐懼,只是拿到的試乘車輛為 turbo SV規格,就是少了那還井攝影跟內建行車紀錄器的部分,這真的是讓我有點扼腕。那就有機會再去展示廳看看吧!!

這我就不得不提一下,以前開過那GC8時,有特別去注意那A柱上面的三環表,就是為了監測那引擎運轉的狀態,這邊也可以看到數位化的 渦輪增壓值、機油溫度值以及機油壓力值,這樣是不是省下了一筆改裝費用呢?? 不過跟NA版所提供的油量以及電瓶電壓值,還是有差異的,因為NA版本所提供的數位資訊,在Turbo版本是沒看到的。 不過我還是建議能希望在日後版的改款中樂見於四輪胎壓的監測系統可以顯示在這Super Media 內,這樣所提供的安全資訊也就更完善。 看來這個有可能是行車紀錄器大賣之後的下一個產品,也希望車商能將其整合在車內!!(畢竟 車子開的速度那麼快,跟地面接觸的就是那四條輪胎,故胎壓是很重要的,除非有配置那連續失壓胎) 說了那麼多 總是要來出發一下了! 我們02:50 開上湖口交流道,中間在西螺服務區休息,順便把油給加滿(交車給我大概有2/3的汽油),接近06:10左右抵達南州交流道旁的小七進行第二次的休息。 無疑的,我選擇夜間行駛高速公路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可省下些通行費用,加上夜間高速公路車輛比較少,正好可以試試看車子的性能,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

就是這個~~~ 渦輪 Turbo 蝸牛…性能的代表! 在高速公路上面的表現真的不是1.6L的小車加速感受,跟NA版真的是天差地別,車上也幾乎滿座了,兒子也在安全提籃內睡得相當安穩,行進間的加速,也是相當輕快,動力也是隨傳隨到,turbo lag 的情況,我倒是感覺不是那麼明顯,這會跟我當晚有寒流影響有正關係嗎? 印象中一路往南的氣溫都在10度上下,直到過了台南之後氣溫才有比較高。 中間有一段趁著精神狀況比較理想,以及沒有多餘的車輛高速通過收費站,就全油門試試看,這不試還好,一試下去就是人家說的會中毒……..(難怪 友版有人說沒事不要去試2.5GT 那台!~) 過站時速接近 90KM/HR,開始加速直到那車道縮減為正常道左右在行駛1KM的中線車道,那時候已經是18格左右,但是因為經過那水泥路面,還有那引擎的聲浪,後座的太太醒了,兒子也起來了,老妹也醒了。也就沒有再踩油門繼續下去,不過真的讓我也愛上了那大馬力的感受(至少以國產車的部分來說這樣的表現是相當優異了。) 此收費站為大甲收費站。 正因為夜間趕路,所以在可以達到最高限速的部分都會稍微在容許值下駕駛,由於試乘車輛是佩掛臨時牌,並無懸掛鐵牌,故有時候真的有些車輛都會貼近,有時候真的會覺得這樣的壓力頗大,若是在旁邊還好些,但是基於防衛性的駕駛觀念,我都會加速離開(因為大馬力 要脫困很快!!) 若是無法脫困我也放慢速度盡量不與其並行,並保持安全車距。真的那個夜晚好多車都貼很近,也讓我不得不更緊繃些,畢竟這BIG TIIDA 不是我名下的,所以也要更注意,加上有企業形象的考量,所以也不在高速公路上任意競速行駛。 文後再分享 臨時牌的另一個好處!! 接下來的停留點 墾丁鵝鑾鼻燈塔

由於我自己本身也熱愛單車運動,那天恰好有朋友一行三人要挑戰那一日雙塔,算算時間,我們兩點多出發,搭上之前的配速應該可以在燈塔前跟他們會合,順便看看他們有無需要一些協助以及也可以讓他們提前體驗Big Turbo,因為他們也很有興趣,因為我自己的汽車也是有安裝那車頂架以及攜車架。

我都稱我的車為運兵車… 真的是有了車頂架跟攜車架之後更方便了!! 在這趟旅行中,我也有先去都樂的官方網頁去找BIG TIIDA的相關KIT 配件,很可惜的是可能是真的很新的車型,KIT相關配件還沒出現啊!! 不然這一次,我也會帶著我的公路車以及太太的公路車來一趟台東單車行。 因為再試放兒子的推車STOKKE EXPLORY,那時候就很希望能有車頂架,搭上自己的車頂箱來運送。因為後廂的空間真的太小了點,這部分在後面再分享。 很可惜的是,在最南點的停車場等候一會才知道他們因為天候因素以及安全考量,不打算完成一日雙塔,所以我們就跟著BIG TIIDA 撲空了,既然都來到了墾丁了,那麼就跟太太還有妹妹討論,我們就199+200 吃到飽吧~~ 既然我們抵達墾丁時間不到八點,又確定他們還在東港附近,今天要碰面也不大可能了。改走上回沒走的路線!~~ 順便當個導覽 幫老妹跟太太再次解說這邊的一些人文風景以及當初玩瘋系列經過的點滴~~

上回是晚上到這龍磐大草原,白天來感受鐵定不一樣,雖然我幾乎都是晚上經過這邊,利用這一次的機會停下車,仔細看看這邊的景色,順便來這邊曬曬太陽,這對於我們北部下來的人真的是一種幸福,兒子也睡醒了!! 也讓他下車透透氣,順便逗逗他,讓他大叫一下,呼吸一下南部的空氣。 這邊會接著經過風吹砂,佳樂水接回200縣道經滿州,也順便可以看看風吹砂那自然景觀,尤其在這東北季風盛行的冬天,更是可以看到沙子把路面蓋滿,有種大漠的風情,不過這時候來還是感覺涼涼的,可以看到這邊栽種的植物是那木麻黃。

這邊是滿州了,這棵樹在海角七號有出現過,這邊也讓車上的下車,看看旁邊的商家有無想吃想買的,順便跟他們說待會就可以更靠近海岸線了,過了分水嶺又是另個不一樣的景色。 一樣的在這邊還是只有見到比較多的老人家跟小朋友,人口也都外移比較多,而這邊剩下的大概也只有觀光資源了,這大概也是城鄉差異明顯的地方。

200縣道走完就會接回台26線,這邊是港仔村的一個景色,後邊的沙是那九棚大沙漠,而每當經過這邊,我也放慢些速度,這個村莊也都是老人跟小朋友居多,而路邊也都是騎著四輪ATV沙灘車到處攬客,我一直在想是不是真的需要有這樣的活動才能給予這個地方的經濟呢? 而這個經濟所造成的環境傷害呢?? 我喜歡旅行,就在旅行中可以思考一些事情!!

這邊有個一個涼亭,算是一個發呆亭,剛剛好緩衝區,也可以把車子停妥在這邊,接著拿出剛剛在滿州買的小零食,邊看海邊吃,再來逗兒子玩,真的希望這時間可以一直停留下來。順便問問妹妹我們看到著海洋是哪一個!! 也許將來就是問我兒子小瓦力順便也來上上台灣地理課程。

這邊也是我最愛騎單車經過的地方,由於地點真的比較偏遠,加上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因素不得不封閉這邊,所以每當到這邊就放慢腳步,仔細看看這邊,順便看看這些設施,還有想想近期新聞中所謂的落靶還有烏龍彈的部分,真的是會搖搖頭岔氣笑出來。 主要是妹妹也沒來過,順便帶她來看看,也順便了解一下這邊的重要性。

這個彎是我最喜歡的景色,可以看到台灣的輪廓,也最靠近海,同時也可以聽到那海浪拍襲的聲音。只是那天拍照的時候 風真的大了起來,為了擔心兒子會被吹落,就簡單的拍了張照片就盡快離開這邊了,也許下回春暖花開時 再來這邊走走!!~

旭海派出所,這個T字路口,右邊就是通往那阿塱壹古道的,只是現在因為觀光效益得提出申請才能前往了,以前想要扛著登山車越過古道的夢想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完成了,倒是妹妹蠻有興趣希望可以從那台東南田跨過古道到屏東旭海,晚上住在牡丹灣… 聽到我下巴都有點掉下來了說…. 正當停車拍照時,也碰巧有幾位單車騎士看到了,也停下來閒聊一下,而派出所的長官也出來看看,提醒我車子可以停在停車場內,趕忙的說聲抱歉就趕往下一個景點旭海大草原。

這邊也算是一個遊樂園有步道可以走上半天看看這邊景觀,從停車場就可以看到一個景觀台可以瞭望附近的景色,因為爬了近3KM的山路。 由於算算時間,也該是要幫兒子換個尿布了,好家在這邊也有個遊客中心,也有間廁所方便作業,不過建議還是要有一個育嬰室比較好的環境啊。 那就讓兒子亮相一下!! 旭海草原下來就是接回199縣道,中間經過東源村,最後爬上壽卡,這邊還有一個景點是那哭泣湖,名字真的蠻好聽的,只是因為考量用餐的部份以及時間的因素,就沒下來走走,因為真的不是那麼便宜,加上之前來有經過裡面的空間也不適合推推車進去。 到了壽卡一定要停一下的,至少下來拍拍照片看看這高點,以及回想以前這邊的簽名牆。

接下來我們下滑到大武,在路邊的鮮魚湯解決了我們的中餐,接著就是趕緊加速直奔到知本去,因為這邊也是相對比直,真的還是有蠻多車輛看到這台車沒掛鐵牌總是要靠近一點,又看到五門車款,應該不是馬三,真的是一直逼近,所幸在直線較多的地方就是發揮tubro 的特色,先拋在遠遠的後方。不過 同時間,我也在想若是FOCUS TDCI的加速感覺呢? 因為周遭沒有朋友有可以讓我試開,就沒能體會,不過想著那低轉高扭力,應該加速的性能也跟BIG TIIDA相差無異,唯一的差別大概是引擎的聲浪跟稅賦了。也許下次有機會應該要來試開看看TDCI 看看又會不會是另外一種毒了呢?? 台東的海岸線真的很迷人,尤其從太麻里下來之後看到的海岸線以及隔天我要跑步的沙灘,真得不經讓人想放慢速度,好好地體會慢活。

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台東知本建和社區(射馬干),這邊對我來說就像是第二個家,而我到這邊也有新的名字,大家都叫我科先生。那是多年前我到這邊找住宿的地方在路邊跟幾位原住民聊天,問我工作的地方,我說在新竹科學園區上班,他們答應是做科學麵的嗎? 這笑話傳回是當地人的朋友,從此我就被叫做科先生了或是科學麵了,而這趟回來也是讓我兒子王子麵(這邊朋友取的)回來認識一下,也許就是這樣幽默以及人與人的互動,讓我每年都會想要回到這邊可以探視一下朋友,以及在豐年祭上面可以一起同歡,一起喝點酒開心唱唱歌,也在這邊看看不一樣的世界,了解別人的文化。 正巧我是認識我日本友人,而他的妻子是這邊當地人,所以每當這個時候回來就會有三種文化在這邊可以看到,日本人新年要吃的蕎麥麵,還有卑南族慶典的米食(BALAI),再來就是我都會知本市區買那羊肉爐回來,就是這樣共同享受那熱情以及寒暄等等的。 而這一次開著BIG TIIDA 他們也沒認出是我,只是很好奇 怎麼會有一台沒車牌的車子出現?難道是贓車嗎??在我解釋後以及熱烈請他們試乘看看,也對其內部的空間相當喜愛,但是基於考量也沒讓他們嘗試動力的部分,畢竟喝了點”飲料”絕對不適合的。 這天我也得比較早休息,因為隔天還要參加那路跑,也不去跨年倒數了,趁著倒數前空檔的安靜希望可以趕快入睡,因為四點半就要起床而這也大概是這邊文章,大家最想期待的部分吧!!~ 為什麼我要去跑這場呢? 想說新年新希望看完曙光就來活動一下,替新年弄個好彩頭吧,至於比賽的心得那麼就點我的頭像看我發布的文章去看看詳細的內容(該篇文章也被兩個網站 徵文去了!!),這邊也只簡單地分享幾張照片就好,希望不要偏移主題讓樓給歪了就好!!~

只分享這兩張就好,畢竟我是去跑步的啦!! 所以相機我拍了幾張就拿去寄物了。 若是有人要看大圖賽事中的照片,給個關鍵字 2013比基尼沙灘路跑去搜尋,裡面有更多照片。而我也在這場活動中有了深刻的體驗,活動尾段我也見到好幾台4X4的專業吉普車下來玩沙,但是也看到卡在沙堆內的。不過那H2真的是很凶狠,也大開眼界了,陷在沙堆內的Discovery 4 也讓我嚇到了!!~ 2013年真的是跑步年,從去年年底好幾場熱門的賽事,不管是全馬還是半馬都被秒殺,只是台灣的跑步環境現在還是那麼適合嗎?不可置疑的是跑步真的是一個最簡單的運動,換雙跑步鞋就可以開始運動了,也許這就是我的生活要融合一些運動在其中,就看看兒子以後有沒有興趣一起跟著來玩吧!! 其實我在這邊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所以回到豐年祭場合都已經錯過了最精采的部分,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也因為昨天都是大腳試油門,在太麻里這邊補了40L的汽油看看能否撐回新竹去。 既然上半天的時間我錯過了,當然下半天的時間就是要給家人了,所以回去盥洗完畢就是安排附近的景點探訪,本來是想要去那風車教堂的,後來知道要預約上去加上還要有低消的部分,索性趕往更高的景觀民宿那邊逛逛,上回去已經是兩年前了,因為陰雨濛濛的就沒能見到壯闊的景觀。 在上山之前還是看看日本女婿今年的鞦韆盪的高不高吧!~

而我兒子也有點等得不耐煩了!~~

從這邊高眺遠方,台東市以及知本附近的景色都盡在眼裡,真的覺得開這五公里的山路上來很值得,而且對BIG TIIDA 來說,真的像是小菜一碟,輕鬆自在,而且全程冷氣也不會覺得有動力不銜接的問題。

在拍這個照片時候,正巧一台SAAB 93 也剛好上來,倒是他們一停好車,就立刻把引擎蓋打開散熱,我也比較好奇的是渦輪車的工作溫度的確比較高,但是在一般使用上面需要這樣,或是安裝延遲熄火裝置以利渦輪散熱嗎??因為也不好意思跟車主閒聊,若是有人有興趣,也歡迎討論一下順便讓我增進一下姿勢。畢竟有好的用車習慣車子才能使用長遠。

好喜歡兒子開心的笑,這也是他第一次初體驗在草地上面。 他的笑容真的融化了我的心,也讓我更開心。就算再累 我也願意陪伴著他。 附註提一下,這邊種植大量的枇杷,所以也可以看到枇杷小的時候。以後兒子也可以順便來上上生物課程。 趁著時間還沒暗,趕緊下山趕往台東市區,因為隔天恢復正常上下班,應該待在市區就沒有那麼多人,就可以順利嘗嘗美食,避開人群。同時在這邊我也見識到臨時牌的妙用。 因為妹妹鮮少到台東來玩,也利用了super media 的導航功能內的美食導覽找了些當地著名的小吃,我們也簡單的吃了些豆花 臭豆腐 米苔目 藍蜻蜓(不得不說一下,這家的炸雞真的是多汁啊! 難怪當地人都熱愛) 也因為是開著試乘車,所以停車的位置也不敢亂停,一率停在停車格內,不想因為自己方便造成別人不便,所以上面幾個點就停了三個停車格,但是那收費員沒看到鐵牌,加上又是臨時牌無法電腦敲單,所以我們也就見識到臨時牌的妙用了。真的是抄牌員看到我們的車子就離開了。 其實我們是要留肚子,期待晚餐的重頭戲啊,那個才是重點啊! 這也是我每次回來台東最期待的部分!!因為這邊的美食真的是讓人難忘的。

跟上回一樣,就在回程前還是準備桶仔雞讓我補一下,吃吃這邊手工美食,我也終於知道這桶仔雞最好吃的地方是那翅膀啊,烤的金黃酥脆的。咬下去真的是香氣四溢啊。 話說這天晚上這桶仔雞就吃掉了四隻,而這天台東的天氣是暖和的,所以冰箱拿幾瓶海尼根出來配著吃,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啊。尤其是跑完步之後喝上杯冰涼的啤酒真的是暢快。 每當來到台東總是有機會可以見識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天剛剛好朋友們在花蓮帶回山產好物,原本要弄個三杯來嘗嘗,後來因為太過於臨時,所以只在我的要求下打開給我拍張照片,就在冰回冰箱內,相約農曆年左右時,我若是再度造訪台東就來弄來吃!!~

我也真的開眼界了! 這頓晚餐吃完,也就是準備要打道回府的時候,心裡面總是有些不捨,但還是約定下次造訪的時間,再來就是他們都會準備一份土產讓我們帶回新竹去,而我們也確定就是早上五點半左右離開台東知本北上經花蓮趕往蘇花公路在12:00管制以前通過以完成這一次的環島遠征,也讓兒子一起跟我們完成這一趟環島計畫,北上的路線選擇上一次走的台11線,也看看有沒有機會見到103年的第二道曙光。 這邊就來看看我認為的缺點,行李廂的空間太小。

兒子推車放進去,後行李箱幾乎是沒多的空間可以放下甚麼東西,我也有點傻眼,至少我的Altis 還可以輕鬆放置完後,兩人的行李也可以輕鬆塞在旁邊,而這一次真的是剛剛好就放一台推車,還有我跑步的裝備。這不禁讓我想到若是真的買下手,真的會安裝車頂架然後車頂箱也放上去,不然兒子越來越大,將來有了第二胎這東西只會更多啊!~ 接著~~

這趟多一箱釋迦要帶回來,好家在可以放在後座的腳踏空間,提籃放好,安全帶固定完畢之後,才把我們夫妻倆的行李給放好,所以這一次真的都是輕裝上陣,並沒有帶過多的行李。不過回程太太還是覺得車內的空間比Altis 大很多,而且乘坐的感受也比較好,椅子的面積大,支撐也夠。詬病的還是那行李廂空間,因為壓縮行李廂的空間造就車內乘坐空間舒適,同時也問我這椅背可以在調整嗎?? 我回答因為考量會有噪音的產生所以新車款已經取消後座椅背調整的機構。 清晨五點半左右,我們離開了知本開始往家的方向前進,這時天色未亮,台11線也是相對冷清,加上已經是正常上班日了,也就沒有過多的旅客爭道,這趟路也有開的輕鬆愜意,因為沒有壓力也不是那麼樣的趕時間,就順著自己的節奏順暢的開車,跟上一次的經過的路線來說,turbo 給人的感受,動力上面的滿足絕大部分的需求,配置CVT模擬六速無疑的是節能的訴求,至於變速箱的性能就看個人感受了,若是真的要性能還是手排無敵啊!

我們選擇在北回歸線的時候停留一下,順便趁天色較為明亮的時候拍些照片,同時看看那新款的引擎。這時間點剛剛好也要讓兒子換個尿布避免因為悶太久而有尿布疹等等的。這邊有一個相當乾淨的公廁,所以也有相當多的人停留在這邊,也有人眼睛一眼就認出這台車了,在休息的同時也聊聊天。

引擎整個配置的確是比NA版的更飽滿,所以要自己DIY的空間也就更小了,難度也上升,但是可以看到這顆有力的心臟,未來在改裝市場下有機會是一個閃耀的星星。 不過還是希望日產汽車在於員工的訓練下能多下點功夫,畢竟渦輪車的一些維修上面是更為要注意的,我也好奇那個中冷器在哪邊,找了一下終於找到了。 就在冷排的上方一點。最後還是一樣的引擎蓋隔熱棉是沒有偷拿掉的喔!!

看來只有一小片的撞風面積,若是修改渦輪之後可能要想的是那個地方適合放置更大的中冷器,不過水箱罩的孔洞好像有點大,這部分又可以自己修改DIY細目更小的鐵網了。

終於在返程時後見到日出也看到曙光,彌補一下沒在元旦看到的部分。 不過這時候車上清醒的人只有我啦!! 看到這樣的景色心裡面也更滿足了,有時候旅行規劃太多失望也跟著多,不妨就隨心所欲這樣巧遇到的也就更為開心。 我們設定八點前後抵達花蓮市中心,吃個公正街包子,避開人潮好好享用一下,順便打包400元蒸好放冷的包子回家,這可以讓我吃上半過月的早餐(3顆蒸熱就很滿足了)。這時間兒子也醒了,也該是要喝奶奶的時候,所幸還好是喝母奶,所以媽媽就是行動奶瓶啦,可以在車上餵食,也沒有要找熱水的需求。所以真的要多鼓勵餵母奶喔。在吃包子的時候還是跟老妹討論一下是不是待會換她開呢??她說:只想好好體驗乘坐的感受…… 用過餐點之後,再拉回七星潭去走193縣道接回台九線去,這邊也真的很剛好地碰到這邊特有的太陽神F-16!!

真的是很巧,正好停下車拍照就遇到那起飛的F-16 兩架。 這也讓我想起最近電視廣告中那跟IDF戰機一起拍的汽車廣告。

這時候有帶單車來那就太棒了,花東真的給人慢活的部分。 若是可以,也希望BIG TIIDA的車頂配件能夠早點上市,這樣我也可以納入考量,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擁有561/591 攜車架各四隻,還有車頂行李廂等配件。 當然也就希望可以沿用啊。最後就是那花東海岸線 真的很美~!~ 進蘇花公路之前,最後一個補給,買些零食飲料的待會在車上也比較舒適。 這也是在花東最後一個停留點。 在這邊留下我們全家福with Big Tiida Turb0o

感謝我的太太,在這躺旅途中幫忙照顧兒子,讓我可以安心駕駛汽車。 感謝我的兒子,在旅途中扮演開心果,讓我有美好的回憶。 感謝老妹幫忙拍照,讓我有上鏡頭的時刻。

小瓦力: 下次我也要試車!!(設計對白)

蘇花公路是上一次挑戰賽的遺珠之憾,很可惜沒能走這邊,不然真的可以試試看一桶油環島,而這一次所幸有搶通,但是採單向管制通車,所以就要加快腳步趕路了,這時進蘇花公路大概是8點多些,這時候也可以順便測試一下過彎的感受以及底盤的部分,不過因為畢竟不是我本人的車子加上車上有妻小,所以都是點到為止,盡量以安全駕駛為先,前半段幾乎還是以平路為多過了和平之後才開始有較蜿蜒的山路,故在這邊也還是以保守穩定的速度前進,若是我把後座的妻小搞到暈車,可能是我下車罰跪,可以確定的是因為是前驅車加上馬力比較大,轉向不足的感受相對明顯,所以過彎的時候頻頻踩煞車修正,加上前後輪的軸距真的比較常,明顯不是那麼靈活,可能是自己不熟悉也有關係,加上安全考量,就不再往下激烈操駕下去,就順暢地走,唯一讚許的是那超車真的是相當得心應手,油門反應敏捷,所幸因為交通管制的關係看不到那大型遊覽車,所以蘇花公路格外好開。

通過蘇花坍方管制點,需要耐心排隊。 向那些趕工的工作人員致意!! 不過說真的台灣人真的就還是有那些很愛挑釁的人,很愛貼車貼得很近,遇到這樣我一率打方向燈向右讓他先離去,還是他想看後面的銘牌呢?? 十點左右通過管制點,一路暢通回到台北。BIG TIIDA Turbo 給我的感受是一部相當均衡的家庭用車,能文能武,屏除那行李廂空間可能不是那麼足夠給我使用外,其他部分要我挑出毛病,大概就是價格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想要能以更優惠的價格買到啊,不過我還是要讚揚一下這Turbo 的部分,被動安全的部分全車系四顆安全氣囊,主動安全的部分有配置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這真的是值得推薦的家庭用車,不過我更希望能補足到六顆安全氣囊。 因為有了家人,我會更重視這一塊。

完成這趟旅行之後,趕緊把行李下下來,接著就是拿出吸塵器打掃一下車內的部分,把這幾天帶進車內的塵土也清一清,在車上應該只有我兒子在吃米餅,所以也還是弄乾淨還給經銷商。 這趟旅途也就相當愉快的度過,也在新的一年有新車新氣象中度過。 創意的部分,我想只要踏出你的第一步,就是有創意了。 而我真的很開心在兒子滿七個月後就完成台灣第一次的環島,也許他根本就不知道,但是當他漸漸懂事的時候翻開這記憶卡內的照片,跟這篇文章的時候,他應該可以慢慢了解到。 在這邊很感激所有人的協助以及配合,讓我可以順利完成這趟旅途。 我也很想試試看跟這台車一樣引擎的JUKE,倘若又要出門 可能推車要換成傘車才可以!~ 後記 有人應該很好奇這趟旅途下來油耗到底漂亮嗎? 我只能說要馬兒會跑又不吃草,這根本不可能!! 在太麻里以前加油時,我查了下電腦旅程 大概100KM/10.4L,回程大概是 100KM/7.7L,相差頗大,從這邊就可以推算出我真的在高速公路上開”高”速啊!!

這是ECO的紀錄檔案,可以參考看看!! 不過整體的感受我是相當滿意,因為我的ALTIS 也差不多是這樣油耗數據,倘若是一樣的油耗,那我倒希望可以更換掉擁有更多的駕駛樂趣,前提是車頂配件要能夠齊全。 若是能提供一輛給我當作是單車隊的補給車那就更好啦!!

交車給我時是210KM,繞了一圈台灣回來 這些時間跑了 1369-210=1159KM 這時油燈已經亮起,也無法估算出剩餘油量可以跑多少里程了。

這是電腦旅程估算出回程油耗。我也只能說 順順開,油耗才會好看!! 換回Altis 我第一個感覺就是方向盤怎麼那麼重啊,這跟那電子輔助的差很多啊,在就是踩油門,怎麼覺得車子鈍鈍的…… 這~~ 真的不要亂去試車,不然真的會中毒,也會印證那由奢入儉難啊!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ary Liu 的頭像
    Gary Liu

    Musssod 的手札!

    Gary 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